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化”给欧亚带来了哪些改变? | 深度

2016-12-19 品牌传播部 西安欧亚学院招生办

12月9日下午,一场移动设备拍摄作品“PK秀”,让今年的密苏里教学周闭幕式变得更好玩了。“可惜才五天时间,还想和赖斯教授多交流下我们的作品。”文化传媒学院EYE传媒工作室李旭洋同学不舍地说。

 

欧亚连续举办了七届的美国密苏里教学周,每年都会迎来两位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传媒教授。他们把国外顶尖大学正开设的传媒课程带到欧亚,和师生们探讨极具国际前瞻性的新闻传播话题,去年的“传感器新闻”和今年的“移动工具新闻报道技术”主题,在国内高校中都属于走在前面的“少数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u03542ss8gn△2016年12月9日,文化传媒学院学生密苏里教学周作业展示


像密苏里教学周这样高水准的国际交流,只是欧亚学院“国际化”办学的一个缩影,从2010年确立“国际化、应用型、新体验”的质量战略以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治理模式正在欧亚一步步落地,师生切身感受着“国际化”带来的种种改变。


丰富的国际交流:换个思维看世界


今年暑假,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大三学生王安妮前往德国卡尔斯鲁厄国际大学,参加了两周的跨文化暑期成长营。每天与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经历的组员一起讨论课题,她喜欢上了用跨文化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更多问题。

 

同样的改变发生在人文教育学院赴马来西亚交换学生身上,2016年上半年,17名学生在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在那里,他们独自适应和处理生活问题,在有形和无形的课堂中展示自己。参与交换学习的白维娜说,“海外的学习经历不一定会把我们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学者,但却可以培养我们 独立、坚强的人格,也许这就是游学的意义。”


△2016年8月,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参加德国暑假成长营

 

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寒暑假游学营、人文教育学院职前赴美实习、休闲管理学院马来西亚北方大学交换生、会计学院国际专业竞赛……梳理欧亚各二级学院的国际项目发现,国际交流开展各有特色。


据教务处统计,每年,全校有200余名学生赴英、美、德、法、日、韩等国交流和学习,他们亲历国外大学的教学环境和模式,逐渐开阔国际视野,还将自己的收获分享给身边更多的同学。同时,欧亚每年聘请约30位国际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校园文化生活里加入的国际元素也越来越多,今年3月的澳洲、美国音乐交流活动,就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6年11月30日,中英国际班奖学金颁奖典礼

 

选择国际标杆:学习中探索未来方向

 

今年11月30日,物流贸易学院中英国际班2016年度奖学金颁奖典礼上,该院国际项目负责人李冰洁老师透露,2014级中英国际班同学的雅思成绩全部达到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的录取要求。这意味着,2017年7月,他们将全部能够顺利进入英方学校就读。

 

从第一位卡迪夫城市大学研究生毕业的董霏宇,到今天已经就读中英国际班的100多名同学,细数与卡迪夫合作的三年,中英国际班同学收获着国际化的学习成长经历,用校长助理、物流贸易学院院长赵军镜的话说,“我们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输出更多的留学生,更重要的是养成所有师生的国际化思维,培养出能在国际舞台发挥作用的人才。”现在,物流贸易学院以卡迪夫城市大学作为学院发展的标杆之一,在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教学服务及设施等方面参照学习,并开展合作。

 

物流贸易学院的标杆学习不是个例,会计学院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商学院合作开设留学项目,满足了学生对国外学历及海外求学经历的需求;其开设的ACCA项目,直接对标国际化会计人才需求,目前已有近50人取得国际资质证书,部分进入国际化会计师事务所及跨国公司就业。



△2015年08月,我校中高层前往新加坡理工大学学习考察

 

国际合作取得一项项成果背后,是欧亚对“国际化”战略的精心设计。从一开始,欧亚就将目标瞄准了亚洲、美国、欧洲等地区的国际知名大学、企业,把它们作为标杆,加深与这些知名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校园建设、产学研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探索自己的国际化发展方向。2015年,欧亚中高层47人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最大的影响是大家对欧亚未来发展的多样性,有了全新的理解。”研修班学员说。


现在,“国际化”渗透于欧亚各个层面:呆板的灌输式课堂少了,翻转课堂、项目式案例教学多了;社区化改革后,学生可参与的多元化非课程多了;产学研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开始加入人才培养和课程设计中;原来老旧的教学楼、宿舍,经过重新改造,来到欧亚的人都忍不住称赞国际品位很足……每次教职工出国学习归来,各个学院、部门都会将所学所得融入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这样的变化还在不断升级。


△学生客厅 


△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建筑之外”展览


借鉴国际标准: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


2015年欧亚年终工作汇报会上,细心的人发现,每个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做总结时,首先打开的是一张《全年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自评表》,里面涵盖了七个维度、几十个观测点的绩效指标内容,全年工作哪些有亮点?为师生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一张表展现得一清二楚。

 

这一在欧亚施行了多年的绩效评价体系,名为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绩效优异教育标准》,2011年引进时尚属国内首家。欧亚通过接轨“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年度绩效指标,形成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除了在学校管理层面引进“国际标准”,教师培训方面,欧亚与美国杜肯大学合作开展了SCL教学范式培训;教学效果评价方面,欧亚引进国际先进的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分析软件和调查问卷,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以可显见证据为基础、重视学生就读经验的评价项目,强调了教育的增值观。

 

在“国际标准”的应用过程中,欧亚的质量战略内涵变得更丰富。胡建波校长对“质量”有这样的阐释:“‘质量’的精髓旨在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和‘符合度’。适应性表现为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符合度表现为通过‘波多里奇质量评价体系’等质量管理工具、指标体系和一系列改革措施保证目标达成。”


△2016年6月,美国交响乐团演出结束后学生与外国友人合影 


未来欧亚的国际化期待


 什么样的“国际化”举措能够达成这样的“质量”精髓?10月底结束的欧亚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指明了未来的国际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未来,欧亚将通过增加国际交流机会、提升师生国际视野、深入研究国际标杆、接轨国际教育标准,实施国际专业认证,继续加大各项国际化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实施。

 

“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期间都拥有丰富的国际化学习经历和成长体验,获取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时具备国际水准的职业竞争力,适应全球化的工作环境。”这是未来欧亚的期待,也正在变成现实。

 

李晓飞/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